据传,上古时期,神农炎帝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明者和开拓者,在山西上党地区羊头山一带种五谷,教稼穑。每年收获季节正逢中秋月圆之日,神农部落都要拿成熟的粮食五谷用石器磨碎制成圆月团状祭天,以感谢上苍风调雨顺,祈求下一个月圆中秋五谷丰登。
在一次中秋祭天之日,恰逢天降甘露,将团状祭天五谷淋透于陶器中,炎帝令人将淋透团状放置斜枝树杈晾干,树杈中间叠放树枝以防落地,团状五谷因淋透而顺树枝间隙成条状垂直落入雨水中,炎帝令人赶紧从雨水中捞出,以防浪费粮食上苍责罪,捞出的条状五谷在陶器中加热煮熟,清香可口,加上盐巴和动物肉骨汤味道绝佳,炎帝部落众人食之非常喜欢。炎帝见众人喜欢,又是从雨水形成的小河中捞起的食物,便为之命名河捞。
后来,炎帝部落把牛角钻出6-7个如粗麻线大小的小孔,然后将面糊放入牛角,落入沸水煮成面条,这就是饸饹这种美食最初的雏形。
经过后人的多次改良,尤其是公元386年鲜卑人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南北方文化的交融使之北方民族物产及习俗被引入中原,鲜卑人把荞麦种植和利用也带到了中原地区,荞麦饸饹成了宫廷贵族美食,广受喜欢。
公元1211年,元代蒙人开始对上党地区统治,家庭使用刀具被严格管制,“河漏”这种饮食的做法和叫法得到广泛传播,同时,“河漏”与蒙古语中的“蒿乐”发音音译相近,而得到统治者的广泛推崇。
从炎帝部落发明的河漏,到北魏政权的宫廷贵族美食,再到元朝对晋城的长期统治,长达几千年的河漏饮食文化形成了晋城地区偏爱河漏这种面食,流传至今日仍兴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