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商务粮食主管部门,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相关科室:
现将《晋城市商务粮食系统加快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方案》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晋城市商务粮食局
2017年9月8日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晋城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通知》(晋市安委发〔2017〕43号)要求,现就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部门监管有效、安全责任落实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各处级领导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机关各科室科长(主任或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局安全监督管理科。
三、着力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要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结合《晋城市商务粮食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办法〉的通知》(晋市商粮安〔2016〕181号)等相关要求,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上级相关部门若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要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并报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三)有效管控安全风险。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级落实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区域和岗位的重点管控。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要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四)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广大干部职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风险预警。
(五)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同时制定并实施科学的隐患治理方案,隐患整治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及时撤出相关作业人员,必要时向属地政府提出申请,配合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人员。
[SITESERVER_PAGE]四、多措并举推进风险防控
(一)主动推进工作落实。按照政府统一组织领导、部门指导督促、企业抓好落实的原则,从“点、线、面”逐步深化、细化和全面化。各单位要在2017年9月底前完成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分级,在单位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示栏和告知卡;各县(市、区)商务粮食主管部门要在2017年11月底前,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形成区域和行业风险分布图、数据库。
(二)强化监督检查,督促落实主体责任。要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作为监督检查和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执法、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依法督促履行主体责任,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对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落实的,要严格依法查处。
(三)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创建、运行过程中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根据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变化,持续进行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
(四)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加大对安全风险防控重要性的宣传,开展安全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广大干部职工传播生产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对安全风险的辨识和应对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加强对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推动工作落实。针对安全生产的特点规律,加强源头风险管控,抓好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完善本行业领域风险预警预测和风险管控工作机制。
(二)抓好工作落实。准确把握和研判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特点和规律,制定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内容、方法、步骤,切实抓好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强化监督问责。加强对安全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和问责,建立健全事故倒查追责机制,对因安全风险管控、防范、处置等措施不落实,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