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信息

2016年晋城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总结

时间:2017-02-23 来源: 打印本页

2016年以来,在省双打办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依据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重点工作,积极部署开展各项专项行动,突出重点,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持续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我市2016年以来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协调

(一)积极部署,全面开展工作

为使2016年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顺利进行,我市双打办及时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2016年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通知》、《关于印发2016年山西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以及《关于打击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实施方案的通知》、《晋城市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山西省强化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监督执法实施方案》、《2016年山西省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实施计划》等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按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给各县(市、区)双打办和市直成员单位明确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工作责任,为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管理,扎实日常工作

及时报送信息和案件统计表,截至目前我市打击侵权假冒简报共上报87篇;行政执法部门共立案141起,结案126起,涉案金额72.75万元;公安部门破获案件87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检察机关批捕案件3件,批捕犯罪嫌疑人4人,已起诉9件,起诉13人

(三)主动宣传,扩大影响

截至目前,太行日报共刊登打击侵权假冒相关信息8篇,及时地向广大市民传递假冒伪劣案件信息;3.15活动期间,印发《商标法》宣传资料进行发放,提升社会公众商标品牌意识;开展“食药安全微讲堂”、“绿书签行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宣传活动,提高市民识假辨假能力及维权意识;印发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种子法>工作方案》开展种子法宣传在市内LED屏、晋城电视台、太行日报上开展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宣传。深入医药超市,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知识的宣传。组织市直新闻网站积极宣传解读打击侵权假冒法律法规,曝光典型案例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兴技术手段开展宣传,公布投诉举报热线开设专题专栏,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针对性和公信力。

(四)加强走访,落实工作

督促各单位落实好相关工作,市双打办对部分成员单位进行了走访。

二、严抓重点专项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

[SITESERVER_PAGE]

(一)成品油专项整治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一是组织全市相关单位参加成品油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印发《晋城市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在太行日报刊登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内容,加强宣传力度。在此次专项整治中,加大对车用燃油的质量监管,查处经营不合格劣质车用燃油违法行为,对个别加油站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分别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二是迅速落实省双打办《关于严厉打击“三黑”的督办函》,对函中提到的我市34个三黑情况,进行了迅速查处。要求立即停止对外销售车用油品,对于违法存在的储油罐和加油器具,责令其限期拆除;三是于11月15日,对打击“土炼油”和“三黑”专项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动员部署。

(二)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实施计划

通过开展“清风”行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增强企业主体责任和诚信意识,对出口非洲、阿拉伯、拉美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商品,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出口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维护“中国制造”良好形象,促进我市企业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三)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假冒伪劣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农村居民消费层次低、识假辩假能力弱、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以及城乡结合部经营主体多、小、散、乱的现状,我市全面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开展假冒伪劣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上治理侵权假冒,有效遏制假冒伪劣商品向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转移的趋势,消除执法空白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市出动685人次,251车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1133户次,进行农资备案46户,下达行政指导建议书5份,办理农资案件一起,查封化肥39吨,案值7.4万元,此案正在办理当中。

(四)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

市工商局开展2016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全年网上抽查网站、网店620户次,实地抽查网站、网店90户次,删除违法商品信息59条,办理网络案件3起,罚款1350元。沁水县工商局办理网络案件一起,在互联网执法领域取得突破。

市网信办结合今年开展的晋城市2016“清朗”专项行动制定了《关于开展网上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行动方案》对晋城新闻网、晋城广电网、晋城在线等属地重点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上存在的侵权假冒信息和查找属地网站网络互动环节中隐藏的侵权假冒行为进行了重点清理。安排专人对官方网站进行运行维护、信息采编、发布及更新,将网站建设成准确、权威的对外宣传工作平台。

三、各司其责,强化日常监管

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省双打办和对口省级部门的工作部署要求,将工作落实到位,共建良好市场环境。

(一)工商局。积极开展“冬季行动”、“申报一批商标”、“帮扶一批企业”、“查处一批案件”等专项行动,期间商标申请量达到150件以上;认真落实2016年度山西省著名商标申报工作,截止9月底,我市商标申请件数983件,已超出2015年全年总量929件,注册商标件数563件,有效注册量4794件;开展送法上门,帮扶一批企业,帮扶小组已深入35家企业进行了帮扶活动,对17家企业因地制宜地提出帮扶指导意见。

(二)食药局。为确保全市假劣药品案件能够得到有效查办,掌握全市违法违规案件信息,通过联合执法,案件协查等手段获得确认信息,完善办案机制,启动案件督查督办机制,并将督查督办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开通了“晋城市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平台”,将案件查办过程上传至信息平台强化案件查办痕迹化管理。

[SITESERVER_PAGE]

(三)文化局。组织开展了“秋风”2016专项行动,联合网信办、电信、公安等部门开展了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6”专项行动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在市内LED屏、晋城电视台、太行日报上开展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宣传,对各县(市、区)、市直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开展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督查,纳入对各县级局的年度考核范围。

(四)质监局围绕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利剑行动”,截至10月31日,全市质监系统出动执法人员1362人次,检查企业578家,查办案件35起无双打案件)开展以“保质量”为主题的劣质假冒农资产品“围剿战”。对全市的13家化肥生产企业逐一进行了执法检查,农资经销门市部进行了11个批次化肥样品抽检严防蓄意造假和生产经营不合格复混肥、磷肥等违法行为。

(五)知识产权办。先后共出动执法人员21人次,检查药店9家、企业3家,多次深入商场、超市、商品集散地进行专利行政执法检查,检查药品、医疗器材市场等各类商品1000余件,对100多种商品专利号进行了法律状态检索。全年共处理跨地区专利纠纷案2件,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六)林业局。下发《关于开展林木种苗执法专项行动通知》,组织专人在全市开展了以种苗质量抽查为主的林木种苗执法专项行动。通过这次专项行动开展的检查,苗圃地苗木苗批合格率为98%,造林地苗木苗批合格率为100%。主要不合格指标是胸径、地径和苗高。

(七)环保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监督我市拟销毁的侵权假冒伪劣商品交由具有环境无害化销毁能力的单位进行销毁,销毁商品种类,数量清单已存档。全年共销毁侵权假冒商品9.43吨,其中:晋城市公安局3月17查缴的6.13吨假酒晋城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晋城市文化局于4月21日将查缴的1.1吨图书、音像制品交由山西智慧景潮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处理;城区食药局于6月14日将查缴的1吨食用品交由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市食药局于7月15日查缴的1.2吨食用品交由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

[SITESERVER_PAGE]


           

晋城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              

              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