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沁水经开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管运分离”现代化运行模式,以人才工作为“核心引擎”,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区域经济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创新体制机制,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沁水经开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明确划分管理服务与市场运营边界。管委会聚焦战略规划、行政审批、政策制定与营商环境优化等主责主业,同时,通过赋能区属市场化运营主体——沁水县融煜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将其打造为专业的建设运营平台,全面承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园区运营管理等关键职能。此举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效能,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凝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沁水经开区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将人才队伍建设深度融入发展全局,构建“外引内育”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一是精准引才。围绕开发区主导产业及关键业务领域需求,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面向社会广纳贤才。目前已成功引进包括财务总监在内的各类专业人才三十多名,为开发区的运营管理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专业力量。二是精心育才。针对队伍建设实际,经开区着力构建系统化、个性化培养体系,通过组织集中业务培训、建立“传帮带”机制、推广线上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人员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目前,已培养和集聚了一批专业骨干,包括二级建造师、税务师、中级会计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十余名,形成了结构合理、后备充足的人才梯队,为各项事业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搭建高能级平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成功推动“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沁水中心”落地运营。作为山西省首个技术转移平台,该中心将充分发挥中南大学在科研、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巨大优势,紧密对接经开区产业发展需求,重点聚焦碳基新材料领域,加速高校先进科技成果在沁水转化落地。这一高能级平台的建立,不仅为经开区引入了顶尖智力和前沿技术,更将有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沁水县乃至周边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下一步,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人才驱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奋力书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记者赵丽丽 通讯员王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