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部署,晋城经开区立足光机电产业基础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扭住“改革、突破、提质”三件大事,制定光机电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六项举措”,全力打造国家级光机电产业创新高地。
一、聚焦产业培育提质量。聚焦光机电产值“3年500亿,5年1000亿”目标,围绕视觉系统、新材料和人工智能3条产业链,以光机电产业为基础打造新质生产力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
二、强化政策供给抓改革。推动“1+4+1”政策体系在转型发展上形成实效。以“加大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20条”为抓手,通过“小升规、规上档、档提速”,扩大亿元以上企业集群。力争在外资吸引、对外贸易等方面形成突破,积极培育跨境电商。
三、精准招商引资求突破。发挥好10万产业工人、2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30家光机电企业的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推进“四大改革”尽快形成新的比较优势。瞄准珠三角、长三角,发挥“以投促进”主渠道作用,突出抓好新质生产力项目招引,做大做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四、坚持创新驱动促转型。全面抓好“创新10条”的落实,贯通“研发、孵化、转化、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明确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发展路径,深入推进光机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上水平,重点光机电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4%。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创新平台、开展自主核心技术研发。按照梯度培育的思路培育创新主体,从科小到高新技术企业,从创小、专精特新到小巨人企业进行梯度培育,推动开发区形成创新主体梯度发展的态势。以场景创新支持科技创新,通过市场化组织创新资源,在真实环境中开展技术验证和产品应用,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加快转化落地。
五、优化资源配置促发展。全面激发“以投促进24条”“风险补偿28条”及供应链公司的积极作用,使制度条款尽快变成企业的政策红利。在流资端破解优质企业账期困局,实施供应链金融;在投资端变单一谷雨基金为开放式GP管理公司,吸引全国优质的GP在经开区投资落地项目。在融资端设立两个风险补偿资金池,促进银行对经开区企业加大金融支持。注重引入基础性人才,加强与全省技术院校对接,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形成人才池,高效解决企业动态的人力需求。
六、创新发展环境优服务。深化管运分离,聚焦“组织机构、考核激励、人才选用、运营服务、增值赋能”五个方面,对国有公司进行市场化改革。实行“国有企业+专业机构两轮驱动”,形成“1+N”经营模式,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经营能力和效益水平。
2025年,是晋城光机电产业集群冲刺千亿级规模的关键之年。通过聚焦五大核心举措,晋城将加速实现从“产业聚集”向“生态引领”的跃升,为山西省转型综改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光机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