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晋城开发区吹响“大干一百天”号角,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9月15日上午,晋城开发区召开全区招商引资暨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大会战动员部署会,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全力攻坚冲刺年度目标任务。区班子成员、管委会及区直属事业单位三级主办以上人员、直属企业班子成员、驻区单位负责人、巴公园区、北石店园区负责人共1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宣读了《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大会战”行动方案》《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大会战”行动方案》,经安部、国际合作服务中心、产业促进服务中心、园区公司招商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并签下招商引资和工业产值军令状。会议强调全区党员干部要认清形势勇担当、全员上阵当先锋、坚定信心加油干、昼夜奋战抢进度、常态调度督落实。接下来,晋城开发区将拉满弓、铆足劲,全力以赴抓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打一场轰轰烈烈的“百日攻坚大会战”,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新成效,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地,奋力开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晋城开发区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升规入统 近日,晋城开发区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区“百日攻坚大会战”工作部署,采取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的方式,全力推动企业入规入统工作落地落实,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举办企业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组织全区51家工业企业代表参会,培训会邀请了工业统计、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对各企业进行专题辅导。全方位了解掌握“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入规意愿、人才储备情况、专利技术和产学研成果以及企业在升规入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等,积极宣传解读政府出台的扶持拟入规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入规奖励补贴政策,帮助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有效调动企业申报入规的积极性。二是深入企业现场指导。晋城开发区经济发展与安全监管部持续深入21家“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就企业入规入统的前期准备、后续产值上报工作等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现场指导企业负责人对入规资料逐条逐项梳理完善,查漏补缺,对产值上报系统进行手把手教学,切实加强了拟入规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下一步,晋城开发区将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及时收集梳理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特别是提升财务管理和融资能力、市场开拓和网络营销水平、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等,精准帮扶企业升规,以扎实的服务提高资料审核通过率,确保“小升规”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扎实推进晋城开发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晋城开发区引“金融活水”助企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晋城开发区山西智创城NO.6,举行了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暨政银企担对接会议,这是晋城开发区畅通金融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举措。我市16家金融机构代表、开发区两家企业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晋城开发区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是晋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为提升金融助企服务能力,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搭建的集融资需求、征集惠企政策直达、金融产品宣传为一体的综合平台,通过“三个平台”的窗口作用,充分整合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资源、一站式解决企业融资需求,为晋城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重点工程建设提供金融支撑,助力光机电产业集群发展。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和金融会客厅的成立,搭建起了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与企业沟通的‘连心桥’,园区企业和各金融机构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阵地,及时反映诉求、建言献策,实现银企高效对接,精准服务,有效破解企业信贷服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切实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致力于打造助推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服务站”。接下来,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将更大力度发挥金融机构收集企业融资信息提供对接服务,开展政策宣传咨询等方面的优势作用,打造金融支持企业的“创新中心”和“服务中心”,实现“金融活水”的精浇细灌,助力晋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晋城开发区强化“科技引擎”,推动“创新驱动” 晋城开发区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积极打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新通道”。
一是搭建创新平台。设立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和鸿智纳米研究院两个新型研发机构,建立“1+3”组织运行模式,打通了“技术—产品—商品”链条,现已获批省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级科创平台,今年有望挂牌国家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山西),正式进入“国家队”。今年7月28日至30日,承办全国半导体真空科学仪器暨第三届锑化物半导体与光机电系统集成技术大会,邀请8位院士开展技术交流和学术报告,为我市光机电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举办“以光逐梦 聚光晋城”招商推介会,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204.6亿元。
二是优化创新生态。建成5万平米孵化器、13万平米加速器、100万平米产业园;从机制上提效能,推行合同科研、市场薪酬、负面清单等举措,最大限度为科研工作“减负、松绑、赋权”,充分激发科研人才创新活力。
三是布局创新项目。瞄准“卡脖子”难题,全力推进全球技术领先的“六新”项目,其中:清华大学范守善院士领衔的碳纳米材料项目、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领衔的钨钢硬质合金和纳米硬质合金项目、中科院牛智川研究员领衔的第四代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项目和量子专项光电器件项目、日本东京大学石川正俊教授领衔的超高速机器视觉项目,均为世界前沿、国际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年内可进行中试或量产。
下一步,晋城开发区将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光机电产业集群发展。
晋城开发区抓服务、优环境,推动“园区形象”升级 营商环境是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关键。今年以来,晋城开发区深入落实“三无”“三可”要求,加快推动“五有套餐”落地,不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配套环境,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一是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承接省市赋权事项561项,让更多事项“区内事、区内办”。不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对需用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对租赁厂房项目,实现“签约即入驻”,“拿地即可开工”模式在全省推广。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本制”审批模式,创新实施“一张图”“一本账”管理机制,精简企业申报材料60项,实现了环节更少、审批更快、效率更高。
二是持续推进“双标建设”。根据光机电企业“个性定制”、“拎包入住”的实际需求,近三年累计建设出让标准地1000亩,投资50亿元建设标准厂房100万平米,涵盖百级、千级、万级等超净等级,能够满足各类不同需求的光机电企业入驻,签约入驻率达80%,年内招引项目即可装满全部建成厂房。在此基础上,今年全面铺开1000亩标准地和100万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建设,形成200万平米的光机电产业集聚区。
三是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全力推进金匠工业园形成10条全长23.3公里的“四横五纵一环”路网骨架,打通园区路网大循环;建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配套模式并投入运行,人才主题公园、光谷森林人行天桥等变身市民“网红打卡地”,色彩缤纷、充满活力、宜业宜游的花园式“多彩智创”工业园区成为招商引资、产业集聚的“靓丽名片”。
【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平开发区深耕细作“园中园”,倾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产业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魂”、“根”和“生命线”。近年来,高平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集群与规模效益提升,精耕细作“五个园中园”,全力以赴壮大育强主导新兴产业,持续构建开发区高质量体系格局。
链主企业携手,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以康硕智能制造为龙头,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带动传统制造业技改升级。目前,投资3.5亿元的“康硕(山西)”智能制造、轻合金、低应力研究院3个项目投产达效,投资6.5亿元的康硕电气集团总部搬迁项目成功落地园区,正在建设厂房。同时,加快推动精密铸造产业链建设,以康硕集团为链主企业,总投资57.4亿元,占地1000亩,全力打造“精密铸件-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有色金属全产业链,预计2025年可实现年产值170亿元;以本土铸造企业泫氏集团为链主,总投资43亿元,占地1500亩,打造黑色铸造产业链,预计2025年可实现年产值140亿元,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区镇产业互动,打造“不锈钢制品”产业园。以山西福江为龙头,打造华北最大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一期占地322亩、建筑规模14.6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目前开始投入试生产;一二期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能30万吨、产值50亿、税收5亿,带动就业800余人。同时,拉动园区所在地“规划用地1400亩,总投资30余亿元”的“不锈钢”专业镇建设,区镇一体、“园”“镇”互动,实现总产值200亿元,年利税20亿元。
科技引领赋能,打造“新材料”产业园。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诺科技”为龙头,打造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球及微球先进复合材料全产业链生态系统。项目分两期建设,占地1400亩,一期投资4.5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球生产基地,目前正在办理前期;二期为年产5万吨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球生产基地以及下游延伸产业。
育强壮大助力,打造“食品加工”产业园。以众禾壹心冷冻甜品中央工厂项目为龙头,创新“管委会+基金”运营模式,管委会全力保障基础设施、要素配套,政府引导基金股权投资1.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约6亿元,打造集冷冻甜品加工、蛋奶油加工、冷链物流、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一体的产业集群。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占地93.26亩,2022年8月开工建设,今年9月7日投产运营,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收1500万元,带动就业1500余人。二期投资3亿元,占地50亩,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税收1000万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
上下政策联动,打造台湾产业园。以招台商、引台资为主,打造预制菜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依托省六厅(局)授予的全省首家“山西省海峡两岸(高平)产业园”,灵活运用对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二条”,实践探索“标准厂房+产业基金”招商模式。先行实施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约500亩。一期3栋标准化厂房、1栋倒班楼、1栋孵化研发楼、1栋动力车间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全部完工,投入运营;二期项目4栋标准化厂房和6栋医疗器械车间主体完工,今年年底全部建成。目前,园区台资企业达到19家,落地、开工、投产项目14个,力争3到5年将园区打造成百亿级食品加工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高平开发区靠前服务、提前介入,持续提升全周期服务效能 近年来,高平开发区始终坚守“‘园内事’‘我来办’、‘区外事’‘我去跑’、‘专业事’‘专业人干’”的理念,靠前服务,大胆探索投资项目“一阶段多服务”建设机制;提前介入,试行行业主管部门“串联”管理为“并联”专业指导,持续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流程,全面提升“放管服”服务效能,让企业充分享受改革红利,安心创业、舒心兴业。
聚焦“迁建”项目,事前介入把方向,坚定企业落地信心。针对本土企业“泫氏铸造”迁建“难、慢、前期事项多”的焦点问题,会同本级发改、审批、工信、能源、土地、环保、水务等主管部门提前介入、联合踏勘,帮助企业在项目选址、方案设计、手续办理等方面出谋划策;会同土地、环保、水务等行业部门专业指导、专项服务,研判确定用地红线,确保方案设计与项目地块相匹配;会同审批、环评节能和铸造业等专家团队把脉问诊,谋审批、研政策,让企业落地不犯难、有信心。
聚焦“落地”项目,事中介入优流程,满足企业创业需求。针对落地园区企业急需的附属设施配套,紧紧抓住土地出让手续办理的“空窗期”,会同主管部门提前介入、专项指导、靠前服务,启动“模拟审批”程序和“一本制”帮代办服务。通过“拿地前”先行介入、“拿地中”并联预审、“拿地后”快速办结等预审流程,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加速配套附设设施进程,让企业诉求不落空、有效能。
聚焦“在建”项目,事后介入提效率,筑牢企业投产屏障。针对企业“抢工期、快投产”的在建项目,不等不靠、提前谋划,会同住建、消防等行业主管部门专业人士跟踪进度、现场指导,及时纾困解难、全程建言献策,大胆探索分段式竣工验收、研判式手续办理;会同审批、市场监管、医疗器械等部门专家现场为企业献计送策、排忧解难,为企业(项目)第一时间取得生产许可保驾护航,让企业投产达预期、有速度。
下一步,高平开发区将坚持以市场主体期待和诉求为导向,吃准吃透“放管服”改革本质要义,以企业“诉求”为改革“追求”,以企业“所想”为创新“所盼”,念好“早”“快”“好”三字经,全力提升“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水平,倾力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营商环境,以最大改革成效、最优改革红利,换取企业(项目)最高满意度、最多获得感。
【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阳城开发区开拓特色“园中园”,打造产业聚合发展大平台 今年以来,阳城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资源优势和要素保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倾力打造产业集群,三个“园中园”逐渐成型,形成产业链“生命共同体”。
向“新”而变,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阳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以电子信息、智能终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项目建成后,可容纳企业10—20家,带动投资40亿元,实现产值70亿元,税收2亿元,力争成为晋东南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项目采取“政府+链主+园区”的招商模式,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同步推进。目前已对接松吉电动摩托车制造项目、锂电池生产项目、智能影像半导体生产项目、超精密部件生产项目等20余个,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向“绿”而行,打造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是阳城开发区2022年引进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由山西星河碳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以年处理350万吨煤矸石生产高值化产品、促进煤炭产业的生态健康发展为目标。项目以消耗煤矸石为主,化废物为资源、变包袱为财富,有助于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约60亿元,税收约10亿元,安排就业600余人。同时,还可有效促进阳城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和耐火材料的行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向“智”而生,打造高端铸造产业园。高端铸造产业园以冶铸复兴为抓手,重点引进铸造及机械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建设智能铸造车间、智能工厂,购置机械化、自动化铸造生产设备和加工生产线,同步嵌入智能铸造技术和智能铸造系统,打造“数字化铸造厂”,努力推进信息化与铸造生产高度融合,实现技术数字化、工艺智能化、场景清洁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目前项目正在开展“三通一平”和标准厂房建设。此外,阳城开发区正在积极对接爆破焊接新型金属复合板材料生产加工项目、建筑3D打印成套技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中高端铸件及深加工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力争更多项目落户园区。
阳城开发区“三点”发力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连日来,阳城开发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治理和隐患排查工作,“三点”发力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严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一是把握“支点”。制订《“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工作制度》,各部室负责人包联企业,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动统筹推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实现各个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有具体部门管、有具体人员抓。今年已召开工作会议、专题会20余次,及时落实落细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安排部署。二是突出“重点”。通过“敲门行动”、宣传栏张贴、志愿服务、以案说法,以及大喇叭循环播放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保持警钟长鸣;另一方面,常态化开展各类应急逃生演练,以练促防。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宣传20余次,悬挂各类标语横幅2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消防安全疏散演练、危化品应急演练、有限空间作业演练等各类综合救援演练30余次,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和快速、高效、有序地实施救援工作的能力。三是消除“患点”。阳城开发区联合县工信局,组织应急、消防、住建、生态环境、交警等多部门统一行动,对辖区内消防、道路交通、防灾减灾救灾、危险化学品、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全面排查。制定完善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月排查、有限空间作业隐患排查等各类工作方案,深入企业排查隐患50余次;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当场指出立即整改,全力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阳城开发区创新机制体制加快项目落地成效 近年来,阳城开发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有利条件,全力保障入区企业稳定增长、健康发展。项目谋划突出前瞻性。依托煤炭煤层气资源优势发展化工产业,台头化工园区已通过国家应急部、省应急厅的安全等级复核,目前正在与中化城投、赛鼎公司合作,高标准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壮大传统优势陶瓷产业,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利用煤矸石制高岭土、煤矸石纤维、焦宝石等新材料,为陶瓷产业提供高端原料;鼓励区内企业开展大板岩板技改升级,探索干法制粉新工艺,推动陶瓷产业节能降耗。项目招引突出市场化。坚持用市场化思维做乘法,充分吸纳社会化、市场化力量,形成以专业机构为主体的市场化招商体系。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招引落地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与中金寰华产业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依托对方在电子产业方面情况熟、资源多、门路广的优势,链接全球、全国优质资源,构建国际化招商网络。目前,佳瑞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超精密零部件加工、智能影像半导体等项目签约入园,与链核企业松吉电动车生产项目已达成入园意向。项目建设突出一线推进。结合园区分散的实际,成立四个园区管理服务中心,突出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实行“指挥部+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公司”的项目建设大专班制,统筹招商引资、项目保障、行政审批、安全环保等各项服务;各园区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土地空间等情况,将招商、审批、安全环保等工作下沉一线,更加精准的开展项目谋划、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等工作。营商环境突出全要素。“一本制”审批服务范围向新、改、扩建的所有项目延伸,同时将创新中试项目纳入服务范围,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一本制”项目审批和承诺等材料的编制及费用由开发区承担,截至目前,列入“一本制”项目共19个,涉及47个事项,为企业节省费用370余万元。“标准地”方面,成立开发区用地审批服务专班,及时与项目对接,掌握用地需求,有利支撑了项目建设。组建“全代办”队伍,将服务范围由县级事项扩展到省级事项,目前完成全代办审批事项72件,涉及项目43个。
阳城开发区与乡镇形成合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成效,近日,阳城县委县政府印发《促进开发区与乡镇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开发区与乡镇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开发区在经济发展、项目承载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调动乡镇参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加快项目招引落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施意见》适用于各乡镇招引的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工业类项目。《实施意见》出台后,阳城开发区紧抓契机,转变招商思维、创新招商方式,积极与乡镇对接,为项目提供“一本制”服务,做好项目能耗、环境容量指标报批等前期手续办理;做好所涉及“标准地”的“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等工作;制定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流程,加大招商引资的扶持力度,坚持外商、内商一视同仁,推动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开工、投产达效。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开发区现有产业基础和优质平台,加大与乡镇对接力度,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地。目前,各乡镇已向开发区推荐各类工业产业项目12个,多个项目正在深度对接。
【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沁水开发区多措并举促进市场主体倍增 今年以来,沁水开发区多措并举抓好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截至9月底,区内企业市场主体净增320户。一是聚焦倍增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把2023年省、市、县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列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重要议事日程,将倍增任务细化到开发区各部门,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落地见效。二是缩减企业开办时间,推行“一窗通”服务平台。严格按照企业和群众办事“只对一个窗”的要求,对实体大厅行政许可窗口受理、出证方式进行合理调整,指定专人负责受理或发证,高效引导申请人快速领到证照,申领营业执照可在半日内出照,办结率达100%。三是继续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除涉及前置审批许可和应当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核准的企业名称外,登记机关不再实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企业可以在“山西省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自主申报系统”自主申报企业名称,切实提高企业名称登记便利化服务水平和登记效率,为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提质增效。
沁水开发区行政审批局设立“值班长”兜起“所有事”。近日,沁水开发区设置局长为总值班长+业务骨干为窗口值班长的“值班长”制度,协调处理审批大厅政务服务各项工作,确保大厅顺畅有序运行。一是提升审批大厅运行管理水平。对大厅窗口环境、仪表举止、服务礼仪、在岗状态、办事效率、业务能力等进行监督指导,督促窗口人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规范执行工作纪律,有效处置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协调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二是优化审批事项办理流程。结合“听民生、走流程、优服务、提效能”活动,查找为企为民服务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优化提升线上线下办事流程,不断精简办事材料,缩短办理时间;协调处理行政审批大厅涉及的跨部门联合审批事项,为“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等相关业务开展打牢基础。三是畅通企业群众诉求渠道。接受企业群众咨询、来信来访及投诉处理,做好企业群众满意度调查及意见建议的征集梳理,实现“接诉即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体验感和满意度。
【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陵川示范区全力推进“七彩太行”度假区建设 为深入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陵川示范区管委会聚焦七彩太行旅游度假区这一区内民营经济“龙头”建设,明确“1362”工作思路,强化支持保障,全力助推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一是优化涉企服务。围绕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投产运营等方面,服务专班积极深入项目现场,全力破解项目建设、运营难点问题,协助企业对高级雪道及防火通道重新选址勘界,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运营所需水、电保障问题。二是强化指导力度。指导企业以“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旅居康养、旅游观光等产业,不断丰富度假区旅游产品,打造全季旅游新业态。今夏新上云上露营地、滑翔基地、无边泳池、荒野营地、美食集市等特色化项目,游客络绎不绝,体验感十足。三是强化资金支持。累计支持七彩太行冰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资金100万元,并发挥政银企平台作用,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拓展融资、贷款渠道,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了良好发展氛围。
陵川示范区以“系统性思维”助力高质量发展 陵川示范区聚焦顶层设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以“系统性思维”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认识,聚焦顶层设计“奠好基”。示范区成立以来,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规范化、三年上台阶”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连续三年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在绿色转型创新发展方面,示范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顶层设计,理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打造特色产品,保护好、宣传好、利用好示范区内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借鉴其他地区康养旅游发展中的经验做法,持续放大我们的生态优势,推出七彩太行、自在荒野等一批文旅康养特色产品,创新康养业态,擦亮康养品牌。
二是全力以赴,蓄积招商引资“新动能”。招商引资是支撑示范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直接关系到示范区改革创新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示范区灵活运用“十二种招商方式”,精准招商引资。聚焦示范区的主导产业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持续做好延链补链文章,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以商招商、以企招企活动,充分发挥招商大使桥梁纽带作用,优化方法、升级战法,在引进战略上下功夫、在创新引资成效上下功夫,推动经济向好发展。同时积极参加各类重大招商活动,加强与驻外招商机构和商协会的沟通联系,依托王莽岭景区、上云台景区、凤凰欢乐谷、七彩太行冰雪旅游度假区、陵川特色中药材陵五味等,树立文旅+精品农业品牌,利用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媒介,扩大示范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示范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共18个,总投资33.84亿元。
三是突出重点,推进项目建设“增长极”。项目建设既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基础,也是实现争先进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示范区上下树牢“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的鲜明导向,抢抓当前各项利好机遇,运用好“66831”工作体系,把思想统一到项目建设各项指标要求上来,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在成效。目前区内共实施项目79个,总投资63.25亿元,已完成投资34.31亿元;
四是强化服务,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示范区牢固树立“优化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理念,始终坚持“重大项目专班制、一般项目领导包联责任制”,强化项目调度,跟踪项目进展,从准入准营、联审联办、告知承诺、证照集成、审管联动等八个方面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底线意识,持续探索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创新服务机制,紧盯关键项目、关键人、关键环节,持之以恒持续推进示范区内项目用地要素保障,及时为项目一线征地工作排忧解难,切实打通了项目推进“中梗阻”,扫清了项目建设“绊脚石”,为示范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