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发区建设

晋城市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简报(第16期)

时间:2023-08-17 来源:晋城市商务局 打印本页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晋城开发区在2023年光机电产业招商推介会上签约成果喜人  7月29日下午,“以光逐梦 聚光晋城”2023光机电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晋城举行。160多位企业家、商协会代表参会。出席会议的上市公司有5家,行业20强有15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小巨人企业2家,瞪羚企业2家。在此次活动中,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产业项目和供应链上下游,与8个产业项目签署投资协议,签约总额43.6亿元;开发区内链主企业中科创源(山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区内山西华派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署供应链上下游项目协议,签约总金额70亿元;开发区内6家企业与区外6家企业签署供应链上下游贸易协议,签约总金额31亿元。

晋城市光机电产业集群荣获2023年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近日,2023年山西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名单公示名单出炉,本次名单共公示产业集群9个,其中晋城市光机电产业集群荣誉上榜,是我市首个入选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指定位在县级区划范围内,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形成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晋城市光机电产业集群以“1+2+N”模式为抓手,“1+6”政策体系为支撑,不断提升光机电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以富士康为龙头的光机电产业集聚区。集群内现有企业110个,其中中小企业109个,专精特新企业18个,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个,高新技术企业23个。近3年光机电产值年均增幅约26%,成为全市增幅最大、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有效带动了我市区域经济特色化发展。

晋城开发区“六要”发力,铆足干劲,冲刺年度目标  近期,晋城开发区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坚定信心、把握重点,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以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统筹安全和发展为抓手,坚持“六要”发力,努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推动晋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要紧盯目标、加压奋进,树牢交账意识,强化执行落实,全力做强存量,持续扩大增量,打好优势指标“保卫战”、落后指标“攻坚战”、数据统计“提升战”,全力以赴抓好各项经济运行工作。二要主动去招、用心去落,持续抓牢招商引资“招”和“落”两个核心,借助专业力量,主动出击、精准发力、咬紧牙关、鼓足干劲,全力以赴谋项目、争项目、抓项目,一鼓作气夺取招商引资更好成果。三要保持势头、再接再厉,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聚焦项目建设,强化时间观念、节点意识,倒排工期、抢抓进度,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四要追缴资金、加强监管,充分发挥基金招商作用,将招商落地关口前移、基金投资关口后移,构建先招商、资本再注入的基金招商程序,更好地为落地项目提供支持。五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紧盯重点行业领域,拦网式、地毯式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不断提高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坚决防范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要紧盯防汛隐患点,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度汛。六要从严从实、正风肃纪,始终保持严实作风,突出政治引领、加强理论学习,严守纪律规矩,始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持之以恒推动清廉开发区建设。

【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平开发区顺势而为夯基础、递进布局提水平,全力筑牢高质量发展大平台  近三年来,高平开发区紧紧围绕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大势,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先易后难、递进提升,一手抓基础设施品质提升,一手抓新基建适度布局,全力提升开发区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筑牢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平台。

一方面,开展基础设施大会战“筑巢引凤”,全面增强基本保障能力。投资65亿元的基础设施大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如期实现“水”共治,规划建设2座日处理能力1.6万方的污水处理厂,1座投入运营,1座加紧筹建中;“电”保障,13条34.55公里电力线路迁改,完成12条28.05公里,剩余1条6.5公里迁改已近尾声;“路”成网,建成1.7公里园区内部道路和2条4.4公里园区主干道,与拓宽改造的208国道和建成投运的高铁站,构建起国道省道、高速高铁“两横四纵”大道;“暖”配套,2个工业园区已实现余热供暖,第三热源厂一期已投产,供热能力已覆盖另外2个工业园区;“厂楼”林立,规划建设厂房80万平方米,建成60万平方米,落实使用主体46万平方米,1万平方米孵化研发楼主体完成,132套2.5万平方米配套功能齐备的人才公寓楼年内交付使用;“熟地”储备,收储土地2391亩,出让土地1924亩,做到了“熟地”迎项目。

另一方面,适度布局新基建项目“开渠引水”,全力提升现代服务水平。总投资7.3亿元分两期实施的“数字经济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180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米。其中,一期工程投资3.7亿元,建筑面积达4.5万平米,布局建设“高端智能制造区、数字化科技研发区、产业链运营保障区、智慧共享研发区、创新智造企业孵化区”五大功能区,现已完成土地手续,开始编制可研初设,预计2024年底建成,重点发展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服务业;同时,投资6400万元打造“园区智慧管理系统”,打造高效便捷的智慧管理大平台,项目现已取得可研初设批复、完成招投标工作,预计2024年底投入使用;另外,项目还将前瞻性规划“现代停车场”,适时筹建“大型连锁商超”,科学谋划“物联网”等新基建项目,通过超前筹划、做足前期,让落地企业(项目)衣食无忧、创业可期。

下一步,高平开发区将在全力全速、打好打胜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同时,用心用力、适时适度布局适合开发区高质量的新基建项目,聚焦聚力“信息技术、物流配套、市场法规、资金人才”等高质量发展软环境,让开发区主阵地新战场承载力更牢、吸引力更大、竞争力更强。

高平开发区“区镇融合、链主链接”,集聚专业镇新优势壮大产业集群

擦亮专业镇品牌,让园区主导产业实现特色、规模、集群发展,是开发区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招。高平开发区抢抓专业镇建设机遇,聚大势成共识、集八方聚合力,让园区龙头项目主动链接、规模发展,区镇融合、区县一体,全力推动“福江不锈钢”和“众禾壹心”两大链主企业“建圈强链”、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打造“链主企业+产业园”发展模式,推动园区产业链式集群发展。一方面,探索“平台公司+项目”合作模式,共建“不锈钢智慧产业园”。以福江不锈钢为“链主”企业,打造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不锈钢全产业链生产制造、应用基地。“不锈钢智慧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322亩,总建筑规模14.6万平方米,2022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9月底实现试投产,全面建成后可实现产能30万吨、产值50亿、税收5亿,带动800余人就业。另一方面,创新“专班+项目”合作模式,共建“食品加工产业园”。以众禾壹心冷冻甜品中央工厂项目(日产300万块冷冻甜品)为龙头,打造集研发、生产、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冷冻甜品行业的标杆企业。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占地93.26亩,2022年8月份开工建设,预计今年9月底实现试生产,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收1500万元,带动就业1500余人。

擦亮“产业园+专业镇”特色品牌,推动区镇产业规模集群发展。以“不锈钢智慧产业园”推动不锈钢专业镇建设,带动不锈钢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转型发展。不锈钢专业镇项目规划用地1400亩,总投资约32.9亿元,正在招引下游企业形成集聚,建成投产后,实现总产值200亿元,年利税20亿元。以“食品加工产业园”拉动甜品专业镇建设,加快形成冷冻甜品加工、淡奶油加工、冷链物流、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产业链,带领甜品产业转型发展。甜品专业镇项目规划用地1500亩,总投资20.46亿元,招引落地供应链企业,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有效带动区域内相关生产生活服务业发展,有力推动县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集成“建设专班+工作组+承接公司”体制机制,推动区镇联动互动发展。组建县级党委副书记为指挥长、常务副市长为常务指挥长的建设专班,党政其他副职人为指挥长的单体工作组,龙头企业为承接公司的工作机构,区镇一体、县镇联动,专班坐阵、专人跟进,精准编制区镇主导产业高度融合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科学规划布局专业镇项目用地,前瞻性提升水电路及数字化等基础设施承载力,统筹各级资金汇聚倾斜、高效利用,引导企业蹚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新路,快速打造质量优、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和专业镇“亮丽品牌”,从而催生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创造力。

【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阳城县“区镇联动”合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近日,阳城县审议通过《促进开发区与乡镇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标志着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实施意见》是阳城开发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整体工作布局,为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草的,适用于各乡镇招引的符合开发区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工业项目。《实施意见》明确了乡镇和开发区的职责、工作流程及步骤,并且在投资统计及税收分成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乡镇全力以赴抓好产业类项目招引工作的积极性,高质量推动开发区与乡镇融合发展。

阳城开发区探索“指挥部+中心+公司”体制,打通园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当前,阳城开发区主要为“一区四园”架构,即安阳现代陶瓷工业园、演礼新兴科技产业园、八甲口新能源产业园、台头化工园区(代管),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四个园区分布比较分散,再加上编制、人员数量有限,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措施的落实上存在一定不足和差距。为了真正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推动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阳城开发区决定分区域设立四个园区管理服务中心,目标是通过精准搭台,服务前移,靶向施策,增强开发区虹吸效应,实现“筑金巢”招引“新凤凰”。

四个园区管理服务中心统一实行“指挥部+中心+公司”的管理运行机制,在各园区设立指挥部,由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管委会副主任兼任指挥部指挥长,代表党工委、管委会行使职权;中心主任由择优选拔的科级干部兼任;下设招商专员、审批专员、环境安监专员,具体负责园区的招商、审批、全代办、安全环保等各项服务;公司是开投公司设立的园区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园区运营、产业链供业链平台建设等,“管委会+公司”的新型模式标志着开发区开启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发展之路。

服务专员沉下去,服务效能“提”起来。依托园区管理服务中心,阳城开发区将人员力量充分下沉,靠前服务,靶向施策,让每个企业、每个重点项目都拥有“项目服务专员”,从项目土地供应、手续办理、要素保障、开工建设、项目入库、工业投资、竣工验收、投产上规,到企业的代理代办、项目申报、产品销售推广等环节,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

与此同时,结合企业、项目情况,建立“一企业一档案”“一项目一档案”,以帮助解决企业、项目存在问题困难为着力点,主动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愿望诉求,对项目进度和存在问题,做到及时反馈、动态跟踪,帮助企业妥善解决各类矛盾、问题,让园区管理服务中心成为各项惠企政策落实、项目建设服务的前沿阵地,真正将营商资源转化成为企业的成长利器。园区管理服务中心的成立,不仅打破了开发区的“固定边界”,又将各种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遍及各个园区,是从“点”到“面”协调与互动的有效形式,区内各项工作进度效率显著。

阳城开发区“工改”政策送上门,靠前服务释疑惑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切实提升政策知晓度,促进政策落地,阳城开发区用心用情做好“工改”政策宣传、解难答疑,切实让企业、群众充分认识工改、支持工改、参与工改。山西星河碳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6万吨新型材料建设项目部,阳城开发区审批局一行4人就近年来全市工改的主要举措,即承诺制、全代办、“拿地即开工”、竣工联合验收、市政报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针对新建年产26万吨新型材料建设项目提出实施全代办、“拿地即开工”等切实可行的的服务方案;耐心解答企业存疑的“分阶段施工许可”政策问题,项目方在了解到可按“桩基工程”(包括场地平整、基坑开挖、边坡支护及桩基处理)、“工程主体”两个阶段分别申请《桩基工程先行开工通知书》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后,更是连连称赞。下一步,阳城开发区将持续开展“工改”政策宣讲,让更多的企业、群众了解“工改”,用足用好用活惠企政策,全力助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沁水开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服务企业群众“店小二”  今年以来,沁水开发区大力弘扬“热情主动、耐心周到、有求必应、无需不扰、贴心服务”的“店小二”精神,让沁水开发区政务服务工作更有深度、办事更有速度、服务更有温度。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便民利企服务理念,以党建为统领,紧盯“走在全省前列”这一中心目标,统筹推进标准化、信息化两个基础建设,全力攻坚无差别受理、帮办代办、商事登记“证照联办”“多证合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协同推进、问题解决等保障机制,全力推动审批服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

二是对办理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针对企业开办、项目建设、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等与企业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逐项明确办理流程、环节、时间、申报材料,制定具体工作标准,加强后续管理跟踪服务,全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沁水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全面布局“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着力推动“全程网办”服务机制,努力实现“不见面审批服务”。

四是以自愿委托、无偿服务为原则,推动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建设。对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提前介入辅导,主动上门服务,提供整链条手续办理“综合服务包”,着力破解企业对政策不知晓、不精准的问题,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沁水开发区探索勘验新机制,跑出审批“加速度”  今年以来,沁水开发区创新探索事项审批“一站式”联合勘验机制,通过联合踏勘,整合政务服务资源,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变单个单位逐一现场勘验为多事项“一站式”联合勘验,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平均时长从12天以上压缩到4天以内,有效打通项目审批中的“堵点”,解决了申请人多部门来回跑的问题。目前,已为3个重点项目提供了“一站式”现场联合验勘服务,既提升了效率,又保证了联合勘验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下一步,沁水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将持续简化审批程序,提升审批效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群众节省办事成本,助力市场主体全力拼发展。

沁水开发区全面加强县区审批互助联动,全力提供“一加一联动互助”贴心精准服务  为推动重点建设项目提速增效,今年以来,沁水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与沁水县行政审批局坚持创新服务理念,形成联动互助机制,持续为全区重点项目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一加一联动互助”贴心精准服务,助力开发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开发区审批局人员力量单薄、业务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与县审批局各业务股室开启了联动互助模式,通过采取对内一对一专业业务指导,对外开展联合提前介入服务、上门指导服务、远程连线互助服务等方式,对企业拟申请办理事项的相关政策、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开展专业的审前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进行填报,并告知企业规范开展后续审批手续。与此同时,沁水开发区审批局还与县审批局形成了全程帮办代办跟踪服务机制。针对重点项目审批流程的“企业设立”、“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五个阶段的事项实行“一加一互助联动代办”全流程跟踪服务,共同协调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批,帮办服务全程“围着项目转”,力求让企业百分百满意。

沁水开发区送工改政策服务上门,促营商环境政策落地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切实提升政策知晓度,促进政策落地落实,沁水开发区利用一周时间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装备制造园区、山西沁水新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山西伟联煤层气液化有限公司、山西聚力民生天然气储备有限公司、沁水县浩坤煤层气有限公司开展了“促营商环境政策落地,送工改政策服务上门”服务活动,针对办事企业群众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知道”“不理解”“不会办”,通过召开现场办公会、工作宣传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政策解读和下发宣传手册等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陵川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厚植营商沃土  陵川示范区聚焦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服务举措,强化要素保障,全力创建“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以高质量服务推进高质量发展。

“四库两计划”谋划精品项目。围绕示范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一核一带,两镇三区多基地”总体布局及“2+1”产业体系,建立《示范区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库》、《示范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储备库》、《示范区拟签约重点项目库》、《示范区重点项目用地储备库》,制定《示范区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示范区重点项目年度招引计划》,整体规划、动态调整、逐年实施,谋篇布局示范区发展前景。

“全周期”服务加快项目推进。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拓展“1116”服务机制,实行“服务专班+代办长”全周期服务。在政府统一服务上全面实行“一本制”模式,缩短各类评估事项办理时限,节约项目前期成本;在“全代办”上前扩后延,将审批“全代办”拓展至“全周期代办”,前扩至项目前期策划,为项目规划建言献策,提升规划品质,后延伸至投产运营,协助企业理顺管理经营机制,推动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双减”调度机制保障项目建设。将“深入一线抓落实”与企业月报相结合,实行“双减”月调度机制,月调度会议精简为季度调度会议,常规月调度改为实地调度,服务专班深入一线常态化,及时掌控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解决项目建设堵点问题,减少企业开会、报表次数,进一步和谐政企关系,打造精品工程。

退出机制杜绝“烂尾”工程。科学制定企业退出机制,项目因企业决策、资金链断裂等原因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因素,不再继续建设或运营,管委会根据签订的合同约定,依法解除合同,服务专班指导企业及时进行注销登记,并依法处置已形成的固定资产,并回收项目用地。

陵川示范区搭建合作沟通平台,共促高质量发展  7月28日,陵川示范区管委会组织辖区内企业和金融机构有关人员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搭建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共商发展良策,共谋发展大计,为陵川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会上,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针对各自的惠企信贷政策及产品作介绍;各企业代表就各自企业发展中的经营现状、项目建设状况、贷款需求和发展思路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各银行代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解决企业问题的具体措施。县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晋城国投索道有限公司签订了贷款意向书,意向金额25000万元;中国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陵川县乡土人家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贷款意向书,意向金额300万元。接下来,陵川示范区将继续当好银企对接的“联络员”,强化政企银“一盘棋”思想,为企业纾难解困,引导银企合作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发展,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陵川示范区优化审批服务,助推项目落地  陵川示范区聚焦“极简”审批,紧扣前置审核、评估评审、立项规划、施工许可等关键环节,采取“提升服务质量”、“简化许可条件”、“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四大举措,用制度赋能改革,实现申请材料持续精简、审批时限大幅压缩,有效降低市场主体负担,推动文旅康养项目项目快审批、快落地,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大踏步前进。

一是提升服务质量。重点采取全过程服务专班、并联审批会议、项目长全过程跟踪服务三项制度,即由县所有涉及许可事项的单位领导组成服务专班,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分阶段组织联审会议,项目长帮助项目单位组织申报衔接各阶段工作,着力解决审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二是简化许可条件。着力在办理土地报批手续、精简优化施工许可证申请环节、优化和减少规划许可报批办理事项,简化土地预审环节、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手续、节能评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等8个方向持续发力,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

三是提高审批效率。试行“形式审查制”,先批后审、见件即过;实行容缺预审受理,允许缺件预审;优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支持非必须监管项目实行自我管理;强化部门联动、联合会议、集中办理,着力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降低审批成本。对市场主体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文旅康养工程建设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陵川示范区“5+5”贴心服务,合力助推康养产业发展  陵川示范区聚焦优化服务改革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推行“5+5”服务模式,一手托举企业落户,一手托举项目腾飞,合力助推康养产业快速发展。

“五指成拳”冲破一切不便,全力护航企业落户生根。一是将农村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登记下放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就近办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二是在市场准入办理高峰期开辟绿色通道,充分应用延时、预约服务机制为市场主体办理相关证照。三是多次深入重点区域开展现场办公,确保市场主体及时、便利、快捷办理领取相关证照。四是降低企业开办成本。为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企业免费获取首套公章。五是材料不齐帮着办。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变更、股权出质、备案等业务,助力企业良好运营。

“五指齐发”精准发力,助力项目开花结果。一是坚持高位推动。通过组织县所有涉及许可事项的单位领导组成服务专班,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分阶段组织联审会议,着力解决审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二是多方位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紧张难题。三是变主动服务为主动作为。设立景区服务“专区”,深入一线,靠前服务,真正实现政务服务“零距离”。四是强化服务保障。在企业备案之初,根据企业项目实施方案,为企业量身判断后期可能需要办理的项目手续,出具一次性告知清单,使其走出手续办理的迷茫。五是强化安全监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对项目建设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并督促企业及时整改,确保了项目建设安全平稳。

陵川示范区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重点项目发展  陵川示范区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跑、围着企业转,积极打造“心连心”驻企服务,有利推动重点项目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全县“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的契机,通过向区内企业了解拟建项目类型、拟用地面积及地块,结合示范区在未来5年的规划方向,协调县自然资源局为示范区预留城镇开发边界内用地规模922.05亩,为项目用地奠定良好基础;根据项目实际及用地需求,对符合要求和近期可调整地块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通过协调县直相关部门,为区内解决用地指标130.35亩。

二是制定《政银企合作制度》,搭建便捷化、常态化政银企合作平台,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优质企业流动,增强企业成长扩规的金融支撑,实现银企共赢发展。

三是不断完善区内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强化重点区域要素保障能力,示范区协调县政府实施了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境内(夺火至玛琅山段)路面改造工程、棋子山至石掌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东双脑调水工程、王莽岭景区供水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支持王莽岭景区建设西门外连接线工程、王莽岭景区营盘隧道工程、10KV线路项目,保障工程建设所需水、电、路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