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晋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7月8日上午,晋城开发区在金匠园区举行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开工仪式。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位于晋城开发区金鼎路东、顺安街南、金匠街北,占地约5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亿元,是晋城开发区2023年重点工程之一。项目共建设1栋地上4层框架结构标准厂房、1栋地上5层框架结构生产楼及室外配套设施等,预计工期720天。2023年,晋城开发区预计新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除此次开工的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外,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四期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标准化厂房建设不仅提升了金匠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也进一步夯实了园区作为光机电产业集聚发展要素承载发展主体的主引擎。
晋城开发区全力推动光机电产业集聚 今年以来,晋城开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的具体要求,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把光机电作为推进制造业振兴和产业链招商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招商模式,“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努力在产业链培育上实现更大突破。同时,坚定不移强化项目建设“第一支撑”,以“三个机制”为抓手,确保企业“落得下”“长得好”。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光机电产业集聚“高地”。
深耕产业链招商。一方面聚焦“特色链条”不动摇。聚焦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产业链,赴深圳、东莞等地开展项目对接。今年以来,累计对接项目60余个,重点对接26个,签约项目7个,签约项目总投资59亿元。另一方面紧抓“链主企业”不放松。围绕中科创源、华耀光电、星心半导体3家链主企业,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全链条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链核企业,在区内打通“内循环”,加快光机电产业集群集聚。近期,晋城开发区围绕链主企业中科创源,正在打造以视觉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园,总投资60亿元、预计产值240亿元,年内力争引入20个人工智能产业链项目。
坚持招落一体机制。把“招落一体”纳入全区“五位一体”项目推进机制中,使招商部门的招商图谱和全区的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发展规划融合起来,项目一签约,所有手续办理及所需要素绘成一张图,实施挂图作战、到点交账。坚持“一项目一专班”,由处级干部和项目经理组成落地组,明确工作职责,一天一会商、两天一调度,使项目签约-厂房装修-设备调试-人员培训-投产周期由6个月缩减到4个月,确保项目早落地、快投产。
深化产业链协同机制。坚持“1+2+N”链式思维抓产业,实施“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创新链、数据链”五链耦合,以“1+9”为工作抓手,集中开发区各部门力量组成“经济动车”,不断补齐12项要素短板,帮助企业解决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今年以来,共为171个项目单位代办185个事项,解决融资5亿,招聘人员200余名,同步聚合高端技术资源,正在帮助企业解决科研难题8个。
创新市场化共建机制。用市场化机制与链主企业共同组建产业子基金、研发实验室、供应链金融公司和行业协会、第三方企业服务平台等机构,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推动光机电产业集群加速成长。
晋城开发区强化科技引领,推进创新创业良性发展 一直以来,晋城开发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高端化创新平台、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全力打好科技创新持久战”的部署要求,聚焦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赋能等重点工作,着力营造光机电创新生态小气候。
一是提升平台能级,打造创新引擎。依托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先进半导体光电器件与系统集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今年要全面完成两个省级创新平台建设任务,上报验收挂牌。与此同时,积极对接中科院半导体所和长光所,全力争取科技部支持,今年挂牌“国家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山西分中心”。截至目前,研究院创新平台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0项,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争取纵向经费2200多万元。
二是加速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优种。加快锑化物激光器芯片、晶圆键合半导体复合衬底、柔性纳米复合材料等6个孵化项目研发中试进程,主动对接市场,加强与华为、京东方等用户端的接洽合作,推进技术成果应用验证。今年以来,6个项目已建成5个,实现产品送样或临床验证4个,激光器芯片、青禾晶元衬底2个项目启动扩产量产。
三是注重“柔性引才”,构筑“人才洼地”。不断完善柔性引才政策体系、构建柔性引才要素支撑、推动柔性引才多点发力,持续扩大高端人才朋友圈。认真落实我市“人才新政20条”,推进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对柔性引进的高端人才给予相应补贴,已给出400多万,奖励了优秀高端人才,出台《开发区人才房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解决人才住房难题。赴武汉理工大学开展“引凤兴晋·城就未来”政企进名校宣介活动,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四是筹办科技论坛,营造创新氛围。今年7月底,我市将举办全国半导体真空科学仪器暨第三届锑化物半导体与光机电系统集成技术大会,拟邀请10多位两院院士莅临我市开展技术交流和学术报告,晋城开发区将全力抓好筹备工作,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晋城开发区优化产业服务体系,打造安商亲商“福地”今年以来,晋城开发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坚持锻长、补短、强优、争先一体推进,坚持以“四全工作法”落实“三无”“三可”,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往下走、往深走”。一是“全周期发力”主打有的放矢。着力绘制好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服务图谱,按用标准地项目和用标准厂房项目两大类划分,分别从项目签约、手续审批、落地建设、投产运营所有环节事项进行细化,努力做到最小颗粒化、最大全覆盖。同时明确每个事项的办理部门和办理时限,通过项目经理终身陪跑机制实现全程闭环、一体化联动、精准滴灌服务。二是“全要素保障”主打先行一步。突出“标准地、标准厂房”核心要素供给,全面铺开1000亩标准地和100万平米的标准厂房建设,年内完成50万平米厂房,使“熟地等项目、厂房等企业”成为常态。同时,围绕企业需求,提升专业化和精准化的厂房规划能力,从柱网尺寸、首层层高和楼面承重等方面持续优化,极大提高企业产线布置效率,最大化实现厂房使用率。三是“全流程提速”主打精准高效。不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在“一本制”和投资项目承诺制“两个100%”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开展好“提前介入、靠前服务、超前预审、全程代办”的“三前一代”服务,再为项目减少手续办理时间40天,实现“拿地即开工”“签约即开工”。四是“全方位推动”主打优化升级。近期将出台《开发区营商环境提升行动30条》,将“三无”“三可”和“五有套餐”“五个环境”全面系统化责任化,实现营商环境“全省最优、全国一流”。
【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平开发区“五个专班”聚力发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水无源不流,区无商不活。今年以来,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县区联动、专班攻坚”,筑牢项目建设第一支撑,夯实招商引资第一要务,全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一是专班打造铸造产业园。依托泫氏集团和康硕集团,精准谋划产业链及链上项目,依法落实“精密铸造”和“智能制造”两条产业链用地,精细制定行动方案,高效办理前期手续,会同中铸协精选链上项目,力争3到5年先进制造业达到500亿产值,其它产业集群“十四五”末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创新落实“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开发区模式。
二是专班打造预制菜产业链。科学规划预制菜项目建设条件及规模,合理布局厂房空间及建设;对接相关联盟协会,编制确定产业链重点企业名录;跟进产业培育和入企服务,推动本土食品加工企业向预制菜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链头部企业、核心技术、关键装备等重点环节,专项招商、精准招商;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集群等载体培育建设,构建县域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三是专班打造台湾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台湾产业园建设、运营和管理,盘活园区现有土地厂房,精准定位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方向和功能,强化土地厂房环保等基本保障,提升水电气暖网物业等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集中、台商台资集聚,功能完备、开放共享”的现代化产业园,带动台湾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四是专班跟进重点招商项目。一方面,积极对接并促成(北京)能见科技战略合作,广泛吸纳储能电池、电力装备技术优势企业(项目)落户落地,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研发中试基地,助力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国网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产业园;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光电半导体芯片项目,站在投资者置业者的角度,会同会商并推动有效选址、产业匹配、项目可研等落地前期,合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
五是专班打造服务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工作体系。紧抓全省开发区营商环境整改提升行动有利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打通营商环境难点堵点痛点,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和“一本制”集成创新改革;围绕开发区重点产业,做足园区现有厂房“大文章”,圆满收官三年基础设施“大会战”,推动基金和股权投资所有项目全部投产;着力推动平台公司全速向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和园区运营全速转轨转型,全方位将优质、高效服务介入企业全生命周期,真正实现“区内事、区内办”。
高平开发区2个项目在全省创业大赛中获奖 在刚刚结束的山西省第十届“星火项目”创业大赛上,高平开发区康硕(山西)低应力制造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选送的“高端装备低应力增材技术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和货通九州网络科技公司推送的“智慧矿山运销体系项目”,分获制造类一等奖和服务类二等奖,分别获得10万元和8万元奖金。
自今年3月整个赛事启动以来,高平开发区会同本级人社、科技等部门精挑细选项目、专班服务企业和专业指导提升。特别是在大赛举办期间,特邀请国家级、省级优秀创业导师、创业政策专家同步开展了创业培训提升、创业政策宣传、创业成果展示、创投对接和融资等系列活动,为各类优秀创业项目搭建交流对接平台,“高端装备低应力增材技术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在全省51个制造业项目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斩获一等奖,有力有效引领带动开发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高平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园区创新创业及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密切各级人社和科技部门业务与专业合作关系,精准快速同步推进专班服务和专业指导,让更多企业(项目)在创新创业新赛道上走的更快更远更实。
【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阳城开发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阳城开发区党工委牢牢把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扛起使命担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坚持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全过程,抓牢管党治党主责主业,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党建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
筑牢党建红色根基。阳城开发区始终坚持政治统领、凝心铸魂,坚持事业为上、选贤任能,坚持大抓基层、强基固本,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盘棋”的整体思维,注重发挥优势、改革创新,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中,着力实现党建工作目标与项目建设的有机统一,在重点产业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职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创新思路和载体,更好发挥在服务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畅通产业发展道路。阳城开发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经济发展,抓好经济工作促党建,聚焦主责主业,项目快速推进,产业加快集聚,切实发挥各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强化党建引领,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通过抓党建促进基层治理、促进信访化解,切实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办好办实。深化落实园区企业全周期全方位帮扶机制,千方百计提高已落户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强化重点指标调度,实现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引领园区发展新路径。
创优营商环境服务质效。针对承诺制项目全面推行“一本制”,将“一本制”审批服务范围向改建、扩建的所有企业投资项目延伸,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进演礼电子信息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八甲口铸造产业园、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等标准厂房建设,力争完成新开工建设15万平方米的年度目标任务。根据项目类型、投资规模、用地位置等情况,为项目拟定“一个项目、一名项目长、一支管家团队、一套服务方案、一张审批清单”的“五个一”服务机制;打造“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拓展延伸涉企服务链条,在审批大厅服务专区设置自助终端设备服务。
阳城开发区做强专业镇,打造新动能 全省加快培育专业镇以来,阳城开发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在强化支持保障、落实工作机制、培育产业集群、做强特色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动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阳城琉璃博物馆位于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阳现代陶瓷工业园,总面积450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琉璃珐华博物馆。
作为专业镇工作中“推动琉璃产业复兴”的一项标志性文化创意产业,阳城琉璃博物馆展藏各类琉璃珐华文物、工艺精品1000余件。展品涵盖各时期琉璃瓦、脊、饰件类、琉璃砖、琉璃珐华工艺品及艺术品等。博物馆一层内设国宝琉璃、宗教琉璃、故宫琉璃、国家非遗乔氏琉璃等展厅,设置素胎展示区、烧造展示区、琉璃大师工作室等,全面展示琉璃传承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二层内设工艺琉璃、日用琉璃、珐华器等展厅,设置科普大讲堂、教学实践区等,可同时容纳100人开展参观教学体验。目前,琉璃展厅已经基本完成布展,并分批次接待各地游客。
【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沁水开发区多点发力助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为深入落实“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要求,助力“项目建设大提速”,沁水开发区多点发力,加快推进新引进项目早开工、重点项目快建设、在建项目早见效。
制度支撑方面,建立了“三个一”一体化工作机制。更新了一套项目引进优惠政策,完善项目一站式审批、项目建设用地达到“五通一净地”标准、工业用气最低价、领导包联及落地领办制等18项激励政策;建立了一套项目落地推进机制,对新引进项目,严格围绕项目研判、签约、专班认领、选址、审批、施工建设、考核及优惠政策兑现等8个环节进行清单式管理,逐项稳步推进;创新了一套项目退出机制,明确项目退出情形、流程,对不履行投资合同、不按时开工、慢建久拖、产出效益低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招商引资项目均实施“预警机制+触发机制”项目,督促其按规定实施退出,切实盘活园区闲置资源,为真正的好项目腾挪空间。
“三个一批”活动方面,始终坚持项目是开发区的“灵魂”,项目是开发区建设的“源动力”的理念,一以贯之坚持工作、资金、要素、服务跟着项目走,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动态梳理项目实施情况,查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科学调度、精准施策、优质服务,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2023年1—5月份,共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18.8亿元;“开工一批”项目8个,总投资13.4亿元;“投产一批”项目3个,总投资14亿元。
招商引资方面,牢固树立“抓发展就要抓招商、抓发展必须抓招商”的思想,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招商模式,不断完善招商政策,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质量。“线上”通过电话、微信、网络等方式积极与各大企业对接;“线下”派出招商小分队赴广东、江苏等地进行实地对接、考察,全力推动项目签约落地。在“产业链”招商上,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分类绘制了产业图谱和招商路线图,引进了山西浩宇碳碳新材料、西安中航制动、西安西谷微电子、上海骐杰碳素材料等企业。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沁河碳谷”——碳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论坛”,对实现煤层气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沁水开发区四大产业园撑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沁水开发区坚持项目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坚定不移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拿出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精神状态,全力加快推动四大产业园区建设,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沁水县胡底乡李庄村、端氏镇杏林村,是沁水开发区规划建设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园区一期规划总面积80公顷,占地面积627亩,现已建成厂房10.7万平方米,在建厂房1.4万平方米,计划开工9万平方米;配套建设道路、给排水、燃气等附属设施,项目总投资约6.2亿元。目前,已有8个项目入驻园区。
二是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端氏镇西头村、金峰村,占地面积450亩,主要发展抽采无杆泵、全金属螺杆泵、抽油机、压缩机、压裂设备等煤层气装备制造企业,打造集研发、制造及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目前在建厂房4.6万平方米。
三是双创产业园。位于端氏镇苏庄村,占地面积207亩,定位是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建设企业服务中心、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在建厂房3.6万平方米,计划开工13万平方米。
四是新材料产业园。位于端氏镇端氏村、高庄村,占地面积800亩,该园区主要发展以煤矸石固废处理利用为主的新材料企业,打造集科技、生态、智慧为一体的“高、特、优、新”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沁水开发区“加减乘除”做好项目土地征收工作 今年以来,沁水开发区坚持在土地征收上做文章,不断强化要素保障能力,为项目快速落地保驾护航。一是人员上做“加法”,分别成立了由规划建设部部长、自然资源所所长任组长的征地挂包小组,全员上阵,专门负责拟规划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项目114户被征用农户相关手续办理工作。二是签约上做“减法”,倒排征地工作时间表,建立签约台账,以15-30日为一个时段,按难易程度划分若干时段,做到“一时段一签约一减册”。三是动员上做“乘法”,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征地期间,共动员43名被征用农户亲戚、朋友、长者,干部下村入户近百余次,群策群力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四是报批上做“除法”,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占地约329亩,拟计划分3块地进行征收,逐块完成土地报批手续,现已完成拟征用地块的现状调查、勘测定界、地面附着物清点等工作,正在逐户签订补偿协议。
沁水开发区推出“近距离、面对面”服务模式 今年以来,沁水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为进一步提高区内企业及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出开放式“近距离、面对面”服务模式,让办事企业、群众享受更贴心、更高效、更愉悦的审批服务新体验。一是优化布局破隔阂,实现贴心服务。开展“集约化、智能化”导办服务,实现“一人负责、同步推进”;开展“近距离、面对面”的亲情服务,企业及群众办事更加高效便捷。二是优化流程除障碍,做好专业受理。从办事角度出发,对审批事项进行“拆分—重组—标准化”,编制标准化受理流程清单,让企业及群众无障碍办理事项。三是优化作风提质效,延伸服务触角。延伸“近距离、面对面”现场办到全程网上办“不见面”服务,全流程信息化服务;延伸“近距离、面对面”到一线办,先后为5个重点项目提供全程上门服务;延伸“近距离、面对面”到群众中,实行“即时评、现场评、好坏评”等政策。
沁水开发区两手抓两手硬,厚植营商沃土 沁水开发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围绕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硬件”、“软件”双管齐下,为企业提供高质高效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2年建成5.1万平米标准厂房,并投资1亿多元全面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面对企业对厂房面积、层高、荷载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推出量身定制服务;2023年计划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8个,开工建设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目前循环经济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双创产业园建设正在全力推进。市场主体倍增方面,2023年1—5月份,新登记各类企业53户,同比增长23%,实现了当日受理,当日办结;为新登记的53户企业免费提供了印章刻制服务,为企业节省费用22790元。承接事项职权方面,累计申请下放行政权限199项,针对赋予的事项,及时完善了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廉政风险防控图,切实做到赋权事项领得到、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加快实现“区内事、区内办”。服务企业方面,深入开展“走访企业、宣讲政策、了解困难、解决问题”行动,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依托政务服务“一张网”,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对在谈项目“一企一人”实行“一条龙”服务,在建项目“一企一班”实行全方位服务,投产企业“一企一人”实行常态化服务,变“企业找上门”为“服务送上门”,实现政企沟通“零距离”,解决问题“零停滞”,政策落实“零障碍”。
沁水开发区用心用情服务市场主体 助力区内企业及时年报 为进一步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扎实推动区内企业年报公示率增长,全面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近期,沁水开发区行政审批局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全方位开展区内企业年报宣传及督促指导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年报知晓度。通过与沁水县市场监管局共同发力,围绕年度报告“报什么、怎么报、漏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内容,全方位开展宣传,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扩大企业知晓率,线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电话联系企业法人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企业年报的知晓率;线下积极入企进行现场宣传,向企业推送和传递年报信息,并与属地园区、乡镇多方力量协助,为顺利推进年报公示做出努力。二是用心服务,扩大年报覆盖面。对部分不知如何年报的企业,工作人员耐心地手把手指导其完成工作,并嘱咐今后自主填报,督促企业及时年报,并告知未在规定时间内年报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及后果,确保年报工作有序开展,切实提高年报覆盖面。三是随时解答,畅通年报咨询线。对企业公开年报咨询电话,并保持畅通,通过电话指导企业年报,快速解决企业年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热情接待企业来电来访人员,实现专人指导。以上举措极大地方便了区内企业年报,及时解决了企业年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问题,赢得了区内企业的好评。
【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陵川示范区构建“1+3”工作体系,助力招商引资迸发新活力 陵川示范区创新招商引资“1+3”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扩大招商引资工作基本面,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1”即打好精准对接“组合拳”,建立工作联动机制。陵川示范区积极与县投资促进中心围绕示范区“2+1”产业体系,建立工作联动机制。一是互通项目信息。合理谋划项目,汇总生成示范区招商引资项目库,截至目前共谋划58个项目;二是生成月报制度。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已开工入统项目进展情况、未开工入统项目进展情况、在谈项目情况”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进展情况台账表。三是调度分析研判。筛选出重点招商项目召开调度会,协调推进招商项目生成、在谈和落地34次。
“3”即发起招商引资“总动员”,实施三个狠抓举措。一是狠抓统筹调度,在“服务”上拓思路。进一步完善统筹调度机制,构建“24小时不打烊,360度无死角”的招商护商工作体系,针对重点在谈项目,组建了跨部门的项目服务工作小组,全程跟踪服务,保障重点在谈项目尽早签约落地;二是狠抓要素保障,在“提质”上做文章。积极与县自然资源、林业、水务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动态掌握示范区内的存量土地和可通过农转用、征用途径取得建设用地的基本情况,并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合理规划拟用地项目的占地位置和占地面积,从而为企业投资落地提质升级提供坚实保障;三是狠抓招商模式,在“速度”上提效率。在“请进来”“走出去”招商模式的基础上,示范区围绕“谋划、落实、创新、推进、服务、学习”6方面,创新招商推介模式,采取“不见面”“云招商”“线连线”,抓紧对接重点项目,确保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陵川示范区多措并举,筑牢陵川示范区安全屏障 今年以来,陵川示范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部署要求,以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示范区发展、创新理念构建服务型执法为原则,以“百日攻坚”集中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推动监管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实现依法规范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结合。
一是坚持逢会必讲安全,逢事必讲安全。坚持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时刻绷紧安全生产思想这根弦,坚持逢会必讲,逢事必讲。上半年,组织各项目单位召开季度安全专题会议2次、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1次、主题宣讲进企业活动1次,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省市县安全会议文件精神、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进一步引导区内项目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加大执法检查,筑牢安全屏障。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有关安全会议精神,在常态化督查检查基础上,实行动态跟踪、帮扶指导方式,深入开展“百日攻坚”集中行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等工作,确保了区内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平稳有序。上半年,开展各类安全专项督导检查31次,出动人员100余人次,下达现场检查记录16次,发现一般问题隐患40条,督促完成整改40条。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提升执法效能。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领域专业优势,多措并举推进联合执法工作,持续加强与县劳动监察大队、住建部门、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协同合作。上半年,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1次,下达责令整改及限期通知书、行政处罚通知书9次,协调解决各类投诉及欠薪案件16起,涉及金额538.8万余元;查处区内非法占地案件4起,罚没款761万余元。
四是创新管理服务,破解项目难题。积极在履职尽责中体现综合执法部门“服务有温度”,充分发挥服务专班管理职能和服务优势,突出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上半年,召开专题工作座谈会7次,与企业负责人等面对面召开协调会12次,深入一线现场办公26次。协调县直部门、乡镇解决企业在前期土地、林地手续办理、资金、基础设施配套、水电管网和通信信号弱等方面的问题7个。同时建立统一台账,主动与相关主管单位对接,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并将问题办理情况及时反馈,形成了工作闭环,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
五是强化能力建设,提升履职能力。通过周例会、安全专题会议集中宣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相关文件会议精神,使广大干部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认识转变为自觉行动融汇到日常工作中,形成人人关心安全,安全关系人人的良好氛围。积极参加安全执法培训和交流学习,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实务操作能力。今年以来,开展外出交流学习1次,安全及执法培训4次、行政执法大讲堂线上培训4次。